记得那天在老橡木酒馆,我第13次听到隔壁桌吟游诗人唱起《断剑传说》。麦酒在陶杯里晃出涟漪,就像我总在训练场挥剑时颤抖的手腕——永远差那么点劲儿。
酒保擦拭着柜台突然说:“小子,听说过能让人脱胎换骨的勇者之刃吗?北边雪山有个守墓老头,年轻时见过真东西...”他指甲缝里的盐粒在烛光下闪烁,我突然感觉喉咙发紧。
《古代兵器考》 | 剑身刻有星图 | 需月光激活 |
《勇者编年史》 | 剑柄镶嵌龙晶 | 饮血后变重 |
吟游诗人口述 | 会发出蜂鸣预警 | 讨厌说谎者 |
当我在暴风雪中找到那个洞穴时,老头正在用断矛烤蜥蜴。“四十年前我也像你这么愣”,他往火堆啐了口痰,“那玩意儿插在冰层里,剑刃上结着霜花却在冒热气——就像刚宰了人的刀子在雪地里淬火。”
当双脚悬空卡在冰缝中时,我盯着上方微微发亮的剑柄。左手冻在冰壁上,右手却摸到个硬物——是之前冒险者留下的青铜匕首。选择立刻清晰:
我闭眼把匕首插回鞘,指甲在冰面上抠出血痕。身体下坠的瞬间,剑柄突然传来灼烧感...
后来才知道,那些所谓“滴血认主”的传说都是扯淡。真正的考验发生在握住剑柄的第七分钟:
当我吼着“就算废了这双手也要变强”时,剑身突然传来脉搏般的震动。后来守墓人说,这把剑挑人的标准就一条:执念深到能把自己当柴烧。
回程遭遇的雪狼群成了试剑石。我发现这玩意儿根本不是什么优雅的圣剑,更像是活过来的凶兽:
普通钢剑 | 砍3次才能断骨 | 容易卡在肋骨间 |
勇者之刃 | 接触皮毛就会自发震颤 | 伤口呈现灼烧状 |
最邪门的是有次半夜被偷袭,我还在迷糊中,剑已经自己出鞘钉死了窗外的刺客。第二天发现剑柄上多了道裂纹——它确实在“认主”过程中不断消耗自身。
现在每当菜鸟战士来请教,我都让他们摸我左手缺失的小拇指。“这就是强行使用龙炎斩的代价”,说着把嗡嗡作响的剑收回鹿皮鞘,“想清楚,你要的究竟是力量,还是成为力量的容器?”
晨雾从训练场尽头漫过来,我又听见剑柄传来熟悉的蜂鸣声。东边天际泛起鱼肚白,该去给菜鸟们演示第七式突刺了——毕竟真正的战斗,从来不会等你准备好才来敲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