录音棚的灯光第三次暗下来时,我盯着歌词本上的荧光笔划痕发呆。经纪人发来新通告的行程表,手机突然震动,是上个月音乐节认识的那个吉他手发来的晚安表情。这个虚拟世界里,每个选择都在改写我的人生剧本...
刚进入游戏时,我在三个基础人设间犹豫不决:唱跳全能型、创作才子型、综艺鬼马型。直到看见训练室镜子里的虚拟形象——那个扎着高马尾、眼角有颗泪痣的女孩,忽然想起《虚拟偶像运营手册》里的关键法则:
初期策略 | 风险指数 | 人气转化率 |
专注音乐打榜 | ★★☆ | 每小时+120 |
综艺刷脸战术 | ★★★★ | 爆发式增长 |
跨界影视试水 | ★★★☆ | 持续性收益 |
记得第三周突然爆出假唱风波热搜,系统跳出三个选项:
我咬着嘴唇点开物品栏,发现上次街舞battle赢的反转道具还剩12小时有效期...
当行程表出现以下组合时,你会怎么选?
根据《明星情感心理学》的数据模型,每周至少需要:
某个赶通告的深夜,我在自动贩卖机前遇到同样买咖啡的制作人。他衬衫袖口沾着歌词草稿,身上有淡淡的雪松香。这时候如果选择:
当粉丝数突破50万大关,系统突然开启多线程模式。我发现自己要同时处理:
某个下雨的傍晚,我坐在公司天台翻看粉丝来信。有个女孩写道:"看你从伴舞变成主唱,就像看到平行世界的自己在发光。"这时候手机弹出提醒——那个总是毒舌的乐评人,点赞了我三年前翻唱的《追梦人》。
化妆师正在帮我补妆,下一场直播还有7分钟开始。透过镜子,我看见那个戴着鸭舌帽的身影抱着吉他站在后台阴影里,他手腕上的银色链条折射着舞台的流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