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和老张在烧烤摊撸串,这货突然把竹签往桌上一拍:"你说现在的武侠游戏,咋就跟相亲似的?看着都光鲜亮丽,处久了发现全是照骗!"这话把我逗得差点呛了啤酒——作为二十年武侠迷兼游戏策划,我太懂这种"买家秀"和"卖家秀"的落差感了。
记得去年玩某款号称"开放世界"的武侠游戏,开场动画里主角白衣飘飘站在华山之巅,结果正式玩起来发现连轻功都像在跳广场舞。所以说挑游戏不能光看宣传片,得学会看这三处"骨相":
游戏名称 | 武功深度 | NPC智能 | 江湖生态 |
《江湖十一》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☆☆ | ★★★★★ |
《天命奇御2》 | ★★★☆☆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☆☆ |
《紫塞秋风》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☆☆ | ★★☆☆☆ |
去年带徒弟阿月做用户调研,有个杭州姑娘的话特戳心:"我就想在游戏里找个能看西湖落雪的屋檐,结果全是什么发光翅膀坐骑。"这才明白,真正的江湖感藏在细节里:
有回在《九阴真经》里,我为了学苏州评弹专门拜了个歌伎当师父。出师那天她送了我把焦尾琴,说:"江湖路远,琴音可寄相思。"当时真觉得这串数据有了温度。
还记得《太吾绘卷》刚出那会儿,群里天天有人晒"人生轨迹":
最近在玩的《逸剑风云决》里,我给自己定了三条规矩:
结果上个月在洛阳城,真有个绿衫女侠追着我跑了三条街:"喂!你躲什么躲?我爹要给你说媒呢!"这突如其来的桃花劫,愣是把我计划中的门派大比给搅黄了。
当年《剑网3》的七夕活动,我们帮会集体在扬州城摆蜡烛阵,结果被敌对帮派用轻功踩灭了大半。现在想想,这种鸡飞狗跳才是江湖该有的样子。现在的游戏社交系统越来越卷,但记住这三个诀窍保准混得开:
上个月在《烟雨江湖》新服,我照例在酒馆门口摆摊卖自酿的竹叶青。没想到引来位自称"酒剑仙"的玩家,非要用自创的醉八仙剑法换我十坛好酒。我俩从襄阳城打到恶人谷,最后在昆仑山顶对着月亮喝光了所有存货。
有回在《江湖十一》里突发奇想,把打到的所有秘籍都捐给了村里的私塾。三个月后重游旧地,发现当初鼻涕虫大的小毛孩居然使出了一招正宗的武当绵掌。这种播种式的玩法,比单纯刷排行榜有意思多了。
现在每天上线雷打不动要做三件事:
昨儿个在《大江湖》里遇到个萌新,手把手教他怎么用基础剑法破高级刀招。看着他使出那招歪歪扭扭的白虹贯日,忽然想起十五年前第一次握鼠标的自己。屏幕外的雨声渐密,客栈灯笼在风里晃着,店小二正挨桌问要不要加碗姜汤驱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