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凌晨两点,我盯着屏幕上闪烁的游标,第37次运行调试程序。咖啡杯旁散落着能量棒包装纸,突然意识到:这不就像在游戏里反复挑战Boss吗?要是能把编程变成真正的游戏该多好...
我在网络安全会议上认识的前辈老张,曾经用《黑客模拟器》练就了一手逆向工程绝活。现在轮到你了,试试这些能真枪实弹练技术的游戏:
游戏名称 | 适合修炼的技能 | 组队人数 |
CodeCombat | 算法思维+Python基础 | 2-4人 |
Hack The Box | 渗透测试实战 | 3-5人 |
Quadrilateral Cowboy | 自动化脚本编写 | 2人 |
上周带实习生小李玩《Terminus》,看着他被虚拟终端难住的样子,仿佛看到三年前的自己。这类游戏最妙的是:
去年参加DEFCON CTF的战队队长小王告诉我,他们战队有个秘密文档,记录着游戏中学到的200多个实战技巧。
记得第一次在《Else Heart.Break》发现语法漏洞时的兴奋吗?游戏世界的漏洞利用思维,转化到现实就是:
去年在《0x10c》社区认识的芬兰小哥,现在成了我开源项目的核心贡献者。想要组建靠谱的编程战队,试试这些方法:
上周刚帮学妹组了个全女生的《Exapunks》战队,她们用游戏里练就的并行计算技巧,拿下了高校区块链比赛的季军。看着她们在屏幕前击掌欢呼的样子,突然觉得编程教育本该如此有趣。
在本地技术聚会里,我常用这些游戏梗寻找同类:
有次连续三天玩《Human Resource Machine》,结果把项目截止日期忘得一干二净。现在我会在IDE里安装这些插件:
插件名称 | 功能特点 |
Code Golf Meter | 把代码精简度变成得分 |
Bug Bounty Hunter | 给每个修复的BUG记积分 |
Commit Streak | 连续提交天数成就系统 |
窗外的晨光又透进来了,咖啡机发出熟悉的咕噜声。也许真正的编程高手,都是能把日常工作变成游戏关卡的人。下次遇到难搞的代码,不妨对自己说:这不过是新副本的开荒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