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深夜,我又一次被电脑自带的象棋软件虐得睡不着觉。看着屏幕上刺眼的「你已输掉本局」,突然想起小时候蹲在公园看老头下棋的时光——要是能随时找到真人切磋该多好?直到在应用商店翻到那抹中国红配色的图标,我的象棋人生才算真正开始。
刚打开「单机象棋」时,我还以为就是个普通棋类APP。直到点开对战大厅,实时滚动的全球玩家列表让我差点把枸杞茶洒在平板上。来自东京的「樱花武士」正在寻找对手,柏林的「黑森林蛋糕」刚结束一局,开普敦的「桌山棋王」已经连胜三场...
对手ID | 地区 | 棋风 | 趣事 |
河内车神 | 越南 | 野马过河 | 用越南语发来五条语音指导 |
北极熊骑士 | 挪威 | 铁壁防守 | 每走10步就要去铲雪 |
敦煌飞天 | 甘肃 | 沙漠流沙阵 | 教我认棋子上的西夏文 |
上周三被东京棋友连吃三车后,我赌气点开「智能陪练」模式。这个穿着长衫的虚拟教练老张,会根据我的走棋习惯调整教学方案:
现在我的棋盘右下角永远飘着个半透明数据面板,实时显示着「进攻欲望指数」「防守漏洞预警」和「经典棋局匹配度」。上周用老张学来的「夹车炮」绝杀悉尼棋友时,系统还给我颁了枚「战术大师」徽章。
那天无意中长按「开始游戏」按钮,居然唤出了开发者模式。在这里可以自由调节上百项参数,
最近痴迷的「武侠主题包」:
上周和京都的「抹茶棋士」对战时,发现他总在特定位置长考。后来才明白人家开着「历史名局重现」模式:
现在我每天通勤时都在研究「穿越挑战」——用现代棋理破解清朝古谱的布局陷阱,系统会根据破解度给出「时空旅者」积分。上周成功修正《竹香斋》里的漏着时,居然收到象棋协会的电子认证证书。
有次连输七局心态爆炸,准备卸载时突然弹出「茶馆休战」界面。青衣小厮端着茶盘问:「客官要不要听段评书缓口气?」
现在每次对局结束,我都会在「棋路手账」里记下感悟。上周系统自动将这些笔记整理成《棋途拾贝集》,还配上了水墨插画。那个总和我下棋的巴西姑娘留言说:「你的中文笔记配上葡语翻译,比教科书还有趣」。
听说开发组正在测试「气味联觉」功能。也许不久的将来,走子时可以闻到檀香木棋盘的味道,将军时能感受到楚河汉界的肃杀秋风。那个总和我约战的黑龙江大爷说:「要是能加入东北火炕背景音效就更带劲了」。
窗外的晨光透过棋盘投影在天花板上,我又点开了新一天的「全球擂台赛」。此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,肯定也有个人正盯着手机屏幕,为即将到来的对局摩拳擦掌——就像二十年前蹲在公园石凳旁的那个小男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