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游戏群里看到新人求取名,突然想起自己刚上网那会儿,为了起个不撞名的ID,硬生生翻了三本成语词典。其实现在根本不用这么麻烦,我整理了六个亲测有效的「白嫖」技巧,连我妈都成功用上了「冰糖拌香菜」这个网名。
你常用的APP里其实都藏着取名彩蛋。微信读书的「自动生成笔名」功能,会根据你的阅读偏好生成「会飞的刺猬」「量子玫瑰」这类文艺ID。抖音的「创作灵感-昵称生成器」更绝,输入生日就能获得「星宿系列」名字,我试过1993年8月的结果是「参水猿·晚风」。
平台 | 入口位置 | 生成类型 |
网易云音乐 | 个人主页-编辑资料 | 歌词碎片组合 |
Steam | 社区-个人资料 | 游戏术语混搭 |
豆瓣 | 小组发帖页 | 电影台词截取 |
别被「人工智能」四个字吓到,现在很多网站都提供免费的基础服务。比如的「混搭模式」,把「火锅」和「宇宙」输进去,会得到「螺旋辣椒星云」这种神奇组合。要注意的是,某些网站生成的英文名可能带有奇怪含义,建议用核查。
我有个朋友用中药名当游戏ID,现在顶着「酒制蜂房」在峡谷乱杀。类似的思路还有很多:
上次在图书馆发现本《中国姓氏大辞典》,里面收录了「第五」「羊舌」这些稀有复姓。如果懒得跑图书馆,可以试试:
资源类型 | 产出示例 | 获取途径 |
考古报告 | 青铜器铭文 | 各省考古所官网 |
地方志 | 古地名 | 国家数字方志馆 |
非遗名录 | 传统技艺名称 |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|
盯着桌上的充电线,我给它起了个「数据河」的别名。这种给常见物品「升维命名」的方法特别适合起昵称:
把中文词翻译成小语种再音译回来,可能会有惊喜。萤火虫」的印尼语是「Kunang-kunang」,音译成「库囊库囊」就很有异域感。注意避开常见语种,试试看:
有次起了个「量子玫瑰」觉得特美,结果发现已经被注册了47次。后来学聪明了,先在上查全平台占用情况。还要注意某些平台禁用特殊符号,比如Twitter不允许连续使用两个下划线。
现在你握着奶茶杯发愁的工夫,说不定就能从杯底的「去冰三分糖」获得灵感。起昵称这事就像在沙滩捡贝壳,总有一枚独特的等着被你发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