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“借住者”?常见场景有哪些?
借住者指短期或长期居住在他人房屋中,但未签订正式租赁合同的人。常见场景包括:
亲友因工作、求学短期借宿民宿租客转为长期居住但未更新协议离婚/分手后一方暂未搬离共有房产二、借住者与租客的核心区别
1.法律身份:租客受《民法典》租赁条款保护,借住者权益依赖双方口头约定。
2.费用承担:租客需支付租金,借住者可能分摊水电费或免费居住。
3.驱逐难度:房东可随时要求借住者离开(特殊情况除外),驱逐租客需法定程序。
三、借住者必知的4条生存法则
提前约定时限:超60%纠纷源于“暂时住几天”变长期滞留,建议书面写明截止日期。费用分摊方案:即使不收房租,也应明确物业费、水电费的分摊比例。隐私保护底线:未经允许不得擅动房东私人物品,合住时划定私人储物区。退让补偿策略:若房东需提前收回房屋,可协商给予3-7天缓冲期或搬家补贴。四、房东应对借住风险的3个工具
1.签署《临时居住协议》:注明居住期限、费用、房屋使用规范(附模板下载)。
2.保留房屋产权证明:避免借住者恶意主张“事实居住权”。
3.安装智能门锁:设置临时密码并保留电子出入记录,防止换锁争议。

五、特殊情形处理指南
借住期间财物损坏:优先协商赔偿,若未果可依据《民法典》第1184条索赔。借住者拒不搬离:发送书面通知(留存邮寄凭证),必要时报警并起诉“非法侵入”。借住者意外受伤:房东若未尽安全提示义务(如未维修老化电路),需承担部分医疗费。六、推荐行动清单
借住超15天务必签订书面协议每月拍摄房屋状态照片留存大额物品使用(如钢琴、投影仪)需单独约定提前查询当地暂住人口登记政策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