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我第一次摸到格洛克17时,手心全是汗。教官说:"别急着扣扳机,先跟你的枪谈恋爱。"这句话我现在才真正明白。
手枪类 | 适合10-25米射击 | 后坐力像突然被人推肩膀 |
步枪类 | 50-300米主力 | 抵肩射击时会有连续震动 |
霰弹枪 | 近距离大杀器 | 后坐力像被驴踢了一脚 |
我特别推荐新手从.22LR口径起步,就像《基础射击教程》里说的:"小口径是培养枪感的母乳。"
有次我用9mm打25米靶,10发全脱靶。后来发现用的是减装药训练弹,弹道下坠比普通弹快30%。
我师傅有句口头禅:"好射手是用呼吸喂出来的。"
右手虎口顶住握把后沿,左手像抱西瓜那样包裹右手。试试这个窍门:握到能看见指关节发白就太紧,微微颤抖就是正好。
记住扳机不是开关,而是精密仪器。有次比赛,我因为猛扣扳机,把25米靶打成了30环散布。
我在内华达沙漠特训时,教官让我们在以下三种情况射击:
横向移动靶要瞄提前量,有个简单公式:目标速度(m/s)×子弹飞行时间(s)=提前量。比如3m/s移动的靶子,子弹飞行0.5秒,就要瞄1.5米前。
大风天 | 每5米/秒风速修正1MOA |
雨天 | 50米外弹着点下降15cm |
强光 | 用电工胶布贴掉一半准星 |
有次在暴雨中射击,发现瞄准镜里全是水珠。后来学当地人用避孕套套住镜筒,效果出奇的好。
我的射击服口袋里永远装着三样东西:凡士林(防冻裂)、薄荷糖(保持专注)、网球(缓解手部紧张)。
见过有人用WD-40喷整支枪,结果密封圈都胀大了。还是老军械员说得对:"枪要像对待女朋友那样温柔。"
去年在蒙大拿参加野外射击赛,遇到头熊。虽然最后没开枪,但那次实战检验让我明白:
黄昏的光线把50米外的铁靶染成橘红色,呼吸着混合火药味的山风,忽然理解《战争与和平》里说的"枪是肢体的延伸"。远处传来清脆的金属撞击声,新来的学员还在和他们的武器培养感情呢。
上一篇
《凌云诺》攻略:少走90%弯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