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二那年九月,我第一次注意到他。那天午休铃刚响,我趴在课桌上补作业,头顶的吊扇吱呀转着,后门突然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——有人撞到了班主任挂的玻璃风铃。抬头时,只来得及瞥见蓝白校服的一角消失在走廊拐角,还有空气里飘着的半句“借过”。
后来才知道他是(3)班的周默,名字和本人半点不沾边。作为校篮球队替补后卫,他总在课间抱着球穿过我们班去洗手间。每次经过后门,那串风铃都会轻轻摇晃,像在给谁打着暗号。
期中考试前,我的错题本莫名其妙出现在他课桌上。还回来时多了张便签:「第17题辅助线应该连AC,你说呢?」蓝黑色墨水洇透了纸张,最后一笔拖得老长。隔天我故意把新整理的函数题型册塞进他书包,第三天就在储物柜发现被修正过的答案,附带两颗大白兔奶糖。
交换物品 | 我的版本 | 他的版本 |
错题本 | 红笔标注 | 蓝笔批注+便签 |
课堂笔记 | 工整楷书 | 潦草行书+零食 |
模拟试卷 | 89分 | 91分(多2分步骤分) |
市联赛那天特别闷热,蝉鸣声撕扯着空气。我攥着便利店买的柠檬茶在场边犹豫了十分钟,塑料瓶身凝满水珠,顺着指缝流到腕表上。他突然朝观众席挥手,我慌得把饮料塞给旁边女生就跑,结果第二天课桌里躺着张字条:「昨天中场的三分球,看到了吗?」
他会在周三留堂时跑来我们班问数学题。我们躲在教室最后排,草稿纸铺满半张课桌,他身上的洗衣粉味混着圆珠笔的油墨气息。有次讲到椭圆焦点,窗外突然炸开烟花——不知道哪家在办喜事,他转头时鼻尖差点蹭到我刘海。
事情开始变糟是在高三前的暑假。竞赛班加课让我们只能在食堂匆匆碰面,他总带着黑眼圈啃三明治,说话时眼神飘向远处的光荣榜。有次我把他送的《时间简史》落在体育馆,找回来时发现扉页的流星贴纸被撕掉半边。
时间 | 以往 | 后来 |
见面频率 | 每天3次 | 每周2次 |
80%题目+20%闲话 | 100%错题集 | |
联系方式 | 纸条+眼神 | 仅限于作业帮互关 |
高考倒计时牌翻到60天时,我在他抽屉里塞了张五角星纸条。那晚月亮特别亮,我们在操场走了三圈半,他校服拉链头撞在铁网墙上发出脆响。他说要考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,我说想报南京大学天文系,最后谁也没接话。
毕业典礼那天,我看见他踮脚取下那串风铃。玻璃管相互碰撞的声音,和两年前那个午后一模一样。他递给我其中一根管子,上面用油性笔写着小小的「加油」。现在这根玻璃管挂在我宿舍钥匙串上,偶尔撞到茶杯时,还会叮地响一声。
去年同学会听说他保研了,朋友圈偶尔刷到他拍的星轨照片。我书架上那本《大众天文学》里,至今夹着张没送出去的纸条,用铅笔画着歪歪扭扭的椭圆轨道,旁边标注着两个焦点坐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