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放学冲回家扔下书包,就为了赶上电视里那抹蓝色的身影从书桌抽屉钻出来。二十多年过去,看到超市货架上铜锣烧促销,还是会想起那个怕老鼠的机器猫。藤子·F·不二雄创造的这个世界,早就成了我们这代人DNA里的共同记忆。
1980年广东电视台首次引进《哆啦A梦》时,谁也没想到这个圆手圆脚的机器人会陪伴三代人成长。记得最早看的还是赛璐璐动画,背景里电线杆上的麻雀只有三帧动作循环。后来在租书屋翻到单行本漫画,才发现大雄家的榻榻米缝隙里藏着那么多细节。
版本特征 | 大山羡代版(1979-2005) | 水田山葵版(2005-至今) |
画风演变 | 暖黄色调居多,角色轮廓带铅笔稿质感 | 高饱和度色彩,人物线条更圆润 |
经典剧集 | 《祖先!加油》 《大象与叔叔》 | 《再见哆啦A梦》3D重置版 《大雄的月球探险记》 |
90年代地方台经常随机播放剧集,为收集完整故事,我用压岁钱买过打着“台配国语”标签的盗版录像带。那些模糊画面里,胖虎的歌声比现在高清修复版更有穿透力。有盘磁带收录了特别篇《石器时代的国王》,直到现在听到“大雄王朝”的设定还是会笑出声。
藤子老师在不同时期对角色性格的调整特别有意思。早期单行本里胖虎纯粹是个恶霸,到第20卷左右开始出现他照顾妹妹的剧情。最让我震撼的是第6卷《再见了哆啦A梦》,当初在课堂偷看时眼泪把漫画格子都晕花了。
现在重看才发现,那些神奇道具早就预言了现代科技。竹蜻蜓对应无人机,翻译魔芋像极了实时翻译器,更别说任意门根本就是量子传输的童话版。不过最扎心的还是恶魔护照,那张能让全世界原谅你作恶的小卡片,简直是人性试金石。
野比玉子拿着鸡毛掸子追打大雄的日常,现在看全是教育心理学案例。第23卷里她悄悄帮大雄修补破洞的运动服,跟现在家长一边骂孩子乱跑一边给伤口贴创可贴简直一模一样。
据统计,静香在动画中被看到洗澡的场景高达78次。这个从漫画延续的经典桥段,在2014年新版被调整为仅保留关键剧情镜头,制作组还专门增加了静香练习小提琴、参加编程比赛的场景。
200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引进剧场版《大雄的太阳王传说》时,谁能想到二十年后会有中国资本参与制作《新大雄的日本诞生》。这些年官方出的周边越来越精致,但我最怀念的还是校门口小卖部卖的塑料四次元口袋,虽然只能装三颗玻璃弹珠。
文化影响 | 日本本土 | 海外传播 |
教育应用 | 小学馆推出科学原理解析书 | 越南用作小学道德教材 |
城市联动 | 川崎市博物馆常设展 | 上海静安哆啦A梦路牌 |
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很大声,就像那年暑假午后,我和邻居小明争论如果真有如果电话亭,该先改变数学期末考成绩还是让暗恋的女生主动搭话。柜子里泛黄的漫画书还在,只是当年觉得宽敞的书桌抽屉,现在连头都塞不进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