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在家刷短视频,又听到那句熟悉的"如果祖国遭受了侵犯,热血男儿当自强"。手机往沙发上一扔,我跟着哼唱起来,连厨房里炒菜的老爸都探出头:"这歌带劲儿!"要说哪部剧的主题曲能让人二十年忘不了,《亮剑》的《中国军魂》绝对算一个。
2005年的冬天,北京某录音棚里,作曲家李海鹰盯着谱子直挠头。他刚接到《亮剑》剧组邀约时,导演只提了一个要求:"要写出中国军人的魂"。为找灵感,这个写过《弯弯的月亮》的南方汉子,硬是跟着剧组在山西的土窑洞里住了半个月。
仔细听前奏的定音鼓,像不像马蹄踏过冻土?李海鹰特意在第二段主歌加入山西梆子的甩腔,用他的话说:"要让观众听见太行山的风"。最绝的是间奏部分的小号solo,据乐团老乐手回忆,录这段时大家都起鸡皮疙瘩——太像冲锋号了!
音乐元素 | 设计意图 | 实际效果 |
进行曲节奏 | 表现行军状态 | 观众听感:脚步不由自主跟着踏拍子 |
四度跳进旋律 | 营造向上感 | KTV数据:副歌部分平均音高达到A4 |
男声齐唱 | 突出集体力量 | 校园合唱统计:90%军训方阵选用此曲 |
作词人王晓岭可没少遭罪。为了"红旗飘,军号响"六个字,他翻烂了三本军史资料。原稿里"子弹上膛"被改成"剑已出鞘",因为军事顾问提醒:抗战时期我军弹药紧缺。现在看,正是这些细节让歌词经得起推敲。
还记得骑兵连冲锋那段吗?音乐监制后来透露,他们试了七种编曲方案才确定用纯人声伴唱。当孙德胜高喊"骑兵连,进攻!",背景里的"啊~"声像海浪般层层推进,这个处理直接让收视率飙升了2个百分点。
经典场景 | 音乐处理 | 观众记忆点 |
李云龙开炮 | 突然静默后爆发电吉他 | B站弹幕高频词:"头皮发麻" |
赵刚雪中演讲 | 小提琴独奏+竖琴琶音 | 知乎热评:"听见冰棱融化的声音" |
全团拼刺刀 | 三管制铜管齐奏 | 豆瓣小组统计:回放率最高段落 |
2019年武汉军运会开幕式,当《中国军魂》的前奏响起,现场老兵们齐刷刷起立敬礼。这首原本为电视剧创作的歌曲,如今已成新时代的军旅符号。就连游戏《战意》都买下版权,玩家说:"听见这歌,野怪都砍得带劲了!"
去年春节我去乡下拜年,村口小卖部的电视机里放着《亮剑》,几个小孩举着木棍当刺刀,嘴里"嘟嘟嘟"地配着进行曲。阳光照在他们的红脸蛋上,恍惚间像是看到了当年追剧的自己。厨房飘来炖肉的香气,表弟突然喊了句:"二营长!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?"满屋子人顿时笑作一团。
下一篇
赛道驾驶:速度与克制的艺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