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凌晨两点,我窝在咖啡馆的卡座里,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对面朋友困到变形的脸上。“这斗拱结构绝对参考了应县木塔!你看这转角铺作……”我激动得差点打翻冰美式——没错,在《七院档案》里发现建筑细节的快乐,就像在火锅里捞到最后一片毛肚。
刚开始玩的时候,我总在洛阳城地图里瞎转悠。直到有次追着只三花猫钻进死胡同,墙面突然浮现出《营造法式》的雕版残页,才意识到游戏把文献碎片藏在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地方。
建筑类型 | 隐藏触发点 | 推荐探查时间 |
佛塔 | 塔刹投影方向 | 游戏内戌时 |
戏楼 | 后台妆镜角度 | 现实世界凌晨 |
游戏内置的“营造录”系统比大学图书馆还好用。上次查重檐歇山顶资料时,居然自动关联到了大阪城天守阁的对比分析——这数据库怕不是梁思成先生穿越来建的。
记得有个守陵人NPC死活不让我进地宫。后来发现他腰间别着的摩羯鱼玉佩是辽代特征,改用契丹语问好,他瞬间切换成话痨模式,连墓道里的壁画氧化问题都抖出来了。
现在每次登录游戏,我都习惯先绕到汴河虹桥底下。那里有个总在补渔网的老汉,昨天他哼的小调里,藏着半句《清明上河图》题跋的异文版本。街角茶馆飘来的水蒸气在屏幕上凝成雾珠,恍惚间真觉得自己踩在了北宋的早市青砖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