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晚上,我第18次在《厨房模拟器》里把虚拟宫保鸡丁炒糊时,窗外的桂花香混着邻居家的红烧肉味道飘进来。突然有个念头冒出来:为什么不把外婆教我做葱油拌面的过程做成游戏?让每个手残党都能在虚拟厨房里修炼成中华小当家。
记得第一次在成都街头被麻婆豆腐辣哭的经历吗?我们的游戏地图就像展开的清明上河图:
川江码头 | 需要完成担担面挑战才能解锁火锅支线 |
岭南茶楼 | 虾饺制作精确到32道褶才算完美 |
黄土高坡 | 制作biangbiang面时要用体感控制器甩出2米长的面条 |
从最简单的番茄炒蛋开始,每个步骤都藏着小心机:
你肯定不知道,游戏里每道菜都埋着这样的故事线:
清明时节的游戏界面会飘起细雨,这时解锁的青团任务需要:
广式月饼 | 需要精准控制枧水比例 |
苏式月饼 | 考验叠酥皮的耐心值 |
云南火腿月饼 | 肥瘦比例误差不能超过3% |
上周测试时,北京玩家老张和广州玩家阿珍因为豆腐脑的甜咸之争,在游戏论坛盖起了632层的楼。我们的解决方案是:
上周收到玩家来信,说按照游戏里的步骤第一次成功做出了能站筷子的阳春面。这就是我们最想看到的——你在游戏里切的每一刀,揉的每一团面,最后都能变成现实厨房里的烟火气。
(参考文献:《中国饮食文化史》《中华烹饪技法图谱》《地方风味采集实录》)